八个月前,初延曾写过一篇题为《她被称为“革命的老祖母”,牺牲时年仅33岁,儿女皆不简单》的文章,讲述的是革命烈士向警予的感人事迹。向警予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革命者,曾连续参加了党的二大、三大、四大及五大,是党史上首任妇女部部长。大革命时期,向警予与蔡和森结为革命伴侣,二人一同留学法国,并肩参与党的创立,成为被众人羡慕的“红色恋人”。
向警予不仅被毛主席称作我党历史上唯一的女创始人,实际上还有另一位革命者同样多次获得毛主席的高度赞誉,他就是向警予的同学赵毅敏。相比之下,赵毅敏的名声或许没有向警予那样响亮,但他同样是党史上一位极其重要的革命人物。比如,著名的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便是由赵毅敏亲自倡议成立的。
赵毅敏出生于河南滑县,原名刘焜,1904年诞生于一个普通家庭。他曾先后担任我军东北抗联第3军政委、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副院长以及延安大学副校长等重要职务。在赵毅敏丰富的人生历程中,留学法国成为他革命生涯的起点。上世纪二十年代初,随着中国掀起留法勤工俭学的浪潮,赵毅敏遵循着周恩来、李立三等老一辈革命家的足迹,前往法国求学。
展开剩余67%在法国期间,赵毅敏加入了旅欧共青团,但因积极支持国内五卅运动,1925年被法国政府驱逐出境。随后,他转入苏联东方大学深造。在这所学府中,他结识了向警予等一批知名革命家,从此踏上坚定的革命道路。
进入革命生涯后,赵毅敏连续三年在东方大学攻读俄语,之后转战莫斯科,参与满洲绥芬河共产国际地下交通站工作,同时担任中共满洲省委宣传部长。1931年9月,震惊中外的“九一八事变”爆发,赵毅敏迅速发出《九一九宣言》,这是我党号召全国人民抗日的第一篇正式宣言。在宣言中,他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的野心,极大地激励了东北人民的抗战热情。
正因这份宣言,日本关东军对赵毅敏怀恨在心,1931年11月,他被捕入狱。被关押在奉天监狱的赵毅敏遭受了日军残酷的折磨,但他始终保持坚定信念,毫不屈服。1934年7月,在党组织和爱国人士的努力营救下,赵毅敏获释。不久,他被派往抗联第3军,担任重要领导职务。
虽然赵毅敏出身文职,但他在军事事务中表现得同样出色。抗联第3军频繁转移驻地,他全权负责军事教育,配合指挥官赵尚志作战部署。他不仅派遣骨干指导战士训练,还亲自讲授革命理论,培养出大批骨干力量,使抗联第3军迅速壮大至1500余人。
在抗联第3军工作一年多后,1935年赵毅敏调回莫斯科。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,经任弼时同志批准,他返回延安,出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副院长。以共产国际代表身份,他在学院积极推动文化教育工作,支持音乐家冼星海加入党组织,为陕甘宁边区的文艺复兴贡献巨大。
抗战胜利后,赵毅敏再度被派往东北,任中共冀察热辽中央分局宣传部长。1949年,中共中央重组行政区划,凭借他在宣传工作中的卓越表现,赵毅敏被调任中南局,担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宣传部长。
建国后,赵毅敏长期担任文化部部长,参与统战工作。期间,他多次陪同中共中央代表团访问东欧,在国际会议中坚定维护国家尊严。1978年改革开放启动,他被任命为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,晋升正部级干部。
赵毅敏作为我国文化宣传领域的重要领导者,长期主导文化和统战工作,为新中国的对外联络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。值得一提的是,赵毅敏健康长寿,90岁时仍身强体健,手脚灵活,深受党中央信赖。1993年,他被评为“全国长寿老人”,直至2002年7月25日在北京病逝,享年99岁。
发布于:天津市一鼎盈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